2018/4/26 16:52:43
抗静电剂作用机理:抗静电剂在高分子材料成型过程中 , 如果其中含有足够浓度的抗静电剂 , 当混合物处于熔融状态时 , 抗静电剂分子就在树脂与空气或树脂与金属 (机械或模具) 的界面形成最稠密的取向排列 , 其中亲油基伸向树脂内部 , 亲水基伸向树脂外部。待树脂固化后 , 抗静电剂分子上的亲水基都朝向空气一侧排列 , 形成一个单分子导电层。在加工和使用中 , 经过拉伸、摩擦和洗涤等会导致材料表面抗静电剂分子层的缺损 , 抗静电性能也随之下降。
但是不同于外涂敷型抗静电剂作用原理,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 , 材料内部的抗静电剂分子又会不断向表面迁移 , 使缺损部位得以恢复 , 重新显示出抗静电效果。由于以上两种类型抗静电剂是通过吸收环境水分 , 降低材料表面电阻率达到抗静电目的 , 所以对环境湿度的依赖性较大。显然 , 环境湿度越高 , 抗静电剂分子的吸水性就越强 , 抗静电性能就越显著。
以上抗静电剂作用原理,由深圳市投脑智富公司整理出来,如您有什么疑问,请来电联系投脑智富公司工作人员,咱们将免费寄送样品给您试用,并提供相关专业技术指导。欢迎您的来电!
上一篇:增透剂的作用是什么?
下一篇:黄金粉有什么作用?